1448336278-3025777941.jpg    


各位要念MBA的同學們,快來看看本篇報導囉!
----------------------------------------------------------
帕魯•杜貝(Parul Dubey)是在印度攻讀電子工程學學位時,看到了倫敦商學院(London Business School)為近期畢業的大學生提供管理學碩士(Masters in Management,簡稱MiM)專案的計畫。當時杜貝已經開始對自己未來的職業生涯產生疑問。“我意識到工程師的生活方式並不是特別適合自己,”她回憶道。於是,她當時申請了倫敦商學院2009年開始的第一期MiM專案。從倫敦商學院畢業後,她在倫敦的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PIMCO)找到了自己的第一份工作。杜貝的商科學習之旅並未止步於此。4年後的今天,她參加的哈佛商學院(Harvard Business School)為期2年的MBA專案已經念完了一半。

 

隨著MiM學位在過去10年中逐漸興盛起來,同時提供MBA項目和MiM項目的商學院最大的擔憂是,為更年輕的學生們準備的MiM專案會侵蝕MBA專案的市場。倫敦商學院早期職業專案(early-career programme,針對想要提升自己的職場初級員工的專案——譯者注)的執行主管利拉•格拉(Leila Guerra)表示,杜貝的經歷完全打破了這種擔憂,而且她的例子並不罕見。

 

雖然倫敦商學院第四期MiM專案的學生才剛剛畢業,格拉表示已有該專案的畢業生報名攻讀多所頂級商學院的MBA項目,包括沃頓商學院(Wharton Business School)、芝加哥大學(University of Chicago)布斯商學院(Booth School of Business)、斯坦福大學商學院(Stanford Business School)和歐洲工商管理學院(INSEAD)。“在2009年,MiM的價值事實上只在學校裡和校友間被談及,”格拉說,“現在每個人都看到了它的價值。”

 

儘管在歐洲市場,MiM學位項目的發展已進入了平臺期,但在亞太、南美、非洲乃至MBA的發源地美國,人們對MiM的需求正在增長。美國已有約50家商學院開始提供MiM項目,其中包括一些著名商學院,比如杜克大學(Duke University)富卡商學院(Fuqua)、西北大學(Northwestern University)凱洛格商學院(Kellogg School)、密西根大學(Michigan)羅斯商學院(Ross)、麻省理工學院(MIT)斯隆管理學院(Sloan)和聖母大學(University of Notre Dame)門多薩商學院(Mendoza);其他商學院也在密切關注這個模式。

 

美國最大的問題是,招聘官、雇主、以及資深的MBA招生人員感到很難理解MiM的價值所在。倫敦商學院、美國的凱洛格商學院和杜克大學富卡商學院、以及西班牙企業學院(IE),共同創立了國際MiM協會(International Masters in Management Association),以推廣這一項目。“因為MiM的市場才剛誕生,我們需要通力合作。”格拉指出,“我們必須做我們10年或者15年前在歐洲市場做的事情,以便使企業和招聘人員理解MiM畢業生的價值。” 在臨近芝加哥的西北大學凱洛格商學院,副院長貝琪•齊格勒(Betsy Ziegler)認為,招聘人員會把MiM當作一個有力的加分項。“我們對此感到非常興奮的原因是,這些孩子在工作中將成果顯著、業績斐然。”

 

凱洛格商學院的頭兩期MiM班僅限西北大學的本科生報名。然而,從2015年7月起,這個項目還會向其他幾所頂級大學的畢業生開放。“我們已經證明了這個計畫是可行的;現在我們會向其他大學推介它,”齊格勒說。在凱洛格商學院,MiM畢業生在讀MBA時能夠直接從二年級讀起。儘管與MBA相比,MiM還是一個剛剛起步的項目,但商學院為讓商科畢業生適應迅速變化的市場,已經開始對MiM專案進行調整。法國南特商學院(Audencia Nantes Business School)院長讓•沙魯安(Jean Charroin)說,招聘官眼下想要招的,是對世界市場的理解更加深刻、能在多個國家工作的畢業生。“我們來自發展中國家的學生不會回到他們的祖國工作,而是會在其他國家工作。”

語言至關重要,他繼續補充說,招聘官往往想招會說三國語言的畢業生。他說:“只會說英語還不夠。他們得具備在不同文化下工作的思維模式,得能適應不同環境。”

 

雙學位項目變得越來越受歡迎。中國的復旦大學和倫敦商學院最近宣佈開辦一個為期兩年的項目,參加者1年在倫敦學習,1年在上海學習。麻省理工學院斯隆管理學院也和一些合作院校共同推出了雙學位項目,比如巴黎高等商業學院-歐洲管理學院(ESCP Europe)。被選中的參加者會在ESCP學習1年,在麻省理工學習1年,攻讀斯隆管理學院的管理理學碩士(master of science in management studies, MSMS)或金融學碩士(master of finance)。ESCP負責國際發展的副院長萊昂•洛呂薩(Léon Laulusa)說,許多法國學生想去美國學習,因為他們想在美國工作。但他承認為期1年的麻省理工項目的費用會讓許多人望而卻步,最低費用就達到6萬美元。

 

對帕魯•杜貝來說,倫敦商學院和哈佛商學院提供了截然不同的經歷和機會。“我認為,兩邊的好處我都享受到了,兩邊的不足都沒有影響到我。倫敦商學院位於世界金融首都倫敦,這個商學院要多元化得多。哈佛商學院的長項則完全不同,”她說,“案例學習法教我如何做一個更好的傾聽者,讓我能夠在一群人面前提出一個觀點並為之辯護。”  但她表示,在職業機會方面對她幫助最大的是MiM。“MiM給了我空間、時間,以及進入金融業和來到倫敦的地利和資源。”

 

資料來源:英國《金融時報》 德拉•布拉德肖 報導,譯者/許雯佳

arrow
arrow

    字神帝國英語天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