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7402907-3285663545.jpg   

MIT於2015年10月6日宣布,它們將推出「逆向招生模式(inverted admission)」並提供新的「微碩士(MicroMaster’s)」證書。這是一種新的碩士學位取得管道,學生先在edX修滿一學期課程並達成線上課程要求,之後通過經監考的考試,以此申請MIT碩士入學。申請進入MIT研究所後,只須於MIT校內完成另一學期的課程,就能取得碩士學位。

 

這樣的招生模式顛覆以往「先申請、後就學」的順序,變成「先就學、後申請」。如此一來,學生可以在線上課程中發現自己的潛力、判斷MIT的教學內容 與風格是否適合自己,同時也在課程中藉由作業累積自己的實力證明。MIT的老師則可以利用學生在線上課程留下的行為紀錄與作業表現,判斷這個學生的能力與 學習態度是否是MIT需要的人才。對於雙方而言,碩士申請入學不再充滿變數,學生不用揣測老師透過成績單與申請資料是怎麼看待自己的,老師也不用擔心收到 看似厲害實則不怎麼樣的學生。

 

不過,這個模式只是初步嘗試,目前只有「供應鏈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的一年課程適用,未來將會逐漸於其他課程嘗試。這個實驗性計畫由MIT的數位學習院長Sanjay Sarma教授負責,MIT運輸與流程中心的執行長Yossi Sheffi教授與Chris Caplice提供協助。2016年2月10日將開設第一門課,2018年6月之後將會有第一批透過此管道畢業的學生出現。在推動此學制之際,現有的碩士 學位課程仍會持續進行,且不會改變一班36-40人的學生數量限制。

 

這樣的碩士學位只需支付學費(65446元美金)的一半加上證書與監考考試的費用,而且學生只需在實體校內花一學期的時間,能有效節省學生金錢及時間的成本。藉此,MIT將能接觸到以往難以吸收到的優秀學生族群—只能花一學期到校園內上課的人與經濟能力不足的人。

另外,由於線上課程不要求出示學歷證明,又能讓全世界學習者輕易點擊學習,MIT還能因此吸引到居住在美國以外地區的人,或是原本以為自己能力不足 以進入MIT的人。MIT有鑑於美國以外地區的學生無法申請美國國內補助,他們仍在尋找能提供財務支持的合作夥伴,希望能讓這些學生可以更加無負擔的選擇 MIT就學。

微碩士證書不同於之前edX的系列課程證書(XSeries certificate),微碩士的課程通過門檻會更高。而且,MIT並不保證學生微碩士課程就一定會被錄取,但是修完線上課程的學生會增加錄取機會,尤其是「表現超乎預期」的學生,會大幅提升被錄取的可能性。

若是學生修完第一學期的線上微碩士證書課程,而沒有進一步申請MIT碩士學位以完成另一學期的校內實體課程,或是申請了MIT碩士學位卻未被錄取, 那麼這張微碩士證書有價值嗎?MIT說他們無法保證這個微碩士證書能被業界看重,但是至少西班牙的薩拉戈薩物流研究中心(Zaragoza Logistics Center)與馬來西亞供應鏈管理創新學院(Malaysian Institute for Supply Chain Innovation)有意授予學分,未來也可能會引起更多商學院效尤。

 

MIT重點人物的評論

MIT校長Rafael Reif對於發布此顛覆性的入學管道表示:「我寧可我們摧毀自己也不要被他人摧毀」、「『持續增長的教育支出』與『潛力無限的線上教學技術』,兩者都是大 學無法忽視的長期挑戰。我們選擇直接面對挑戰,重新評估MIT一向使用的教育模式。我們大膽地進行實驗,以便能改善本校教育,同時也為全世界的學習者降低 學習門檻。」

MIT數位學習院長Sanjay Sarma說傳統申請入學的過程其實並不科學,來自世界各地的申請者提交的成績其實是根據當地機構的標準,入學委員會不太熟悉,也就難以以之做出正確判 斷。先修課再申請的入學方式可以讓學生有親自證明實力的機會,這是MIT繼OCW與edX的下一步重點發展。

MIT運輸與流程中心的執行長Yossi Sheffi表示,他希望因此能教到更多來自世界各地的頂尖學生,縮小這個領域的人才在世界各地分布不平均的問題。另外,他也指出線上課程可以讓開課者更了解學習者。

 

其他學者的評論

開設第一門MOOC的George Siemens樂見其成,他認為這會對高等教育帶來真正的影響,由於這麼做可以減少選擇入學學生的成本和不確定性,未來應該也會有其他學校跟著嘗試。

喬治亞理工的Richard DeMillo教授指出,這種模式剛好突顯出傳統高等教育模式是多麼的脆弱,一旦學習者發現這種模式更好、更有效時,就會大幅投入。

畢業證書認證效力機構WES(World Education Services)的策略發展副執行長與首席知識長Rahul Choudaha認為,這種方式就像是買車前要試車一樣,先讓學生體驗完再付學費。這麼做將會引起其他同儕機構的恐慌,他們擔心世界各地的頂尖學生都被 MIT搶走,因此這個模式之後應該也會吸引其他學校嘗試。

不過,一位教育研究者Jonathan Haber就表示,MIT應該是有自信在開放線上課程的入學管道後,不會影響到校內註冊人數,才敢進行此實驗。其他學校可能會擔心一但讓學生有一學期可以 免費上課,就不想花錢註冊,而不敢輕易嘗試。畢竟MIT的供應鏈管理課程非常有名,被認為是美國最頂尖的碩士課程,歷年來吸引來自金融、資訊科技、管理、 行銷和銷售等領域的學生申請,申請者約莫30歲、通常有3-8年工作經驗,他們會基於其他考量仍然願意申請原本流程的碩士學位。而且MIT的供應鏈管理課 程也只有兩個學期、10個月的課程,不像大學四年會帶來較明顯的學費收入差距。

 

短評

1.對臺灣而言的確是很創新的入學方式,不過之前寫的文章「利用MOOC協助德國難民重返校園完成學位」 中才指出,德國欲為難民提供的大學學位,同樣是先讓學生利用MOOC修完一年免費線上課程後,再申請進入實體校園就學,等於一年線上課程加上兩年實體課程 後取得被承認的學位。不確定這種模式的概念是否在西方國家早已存在多年,但是不可否認,這種模式被知名大學採用將能正向影響業界與社會對此管道所獲學歷的 接收度。

2.在德國iversity談歐洲MOOC新道路這篇文章中指出,歐洲大學不像美國私立大學需要自負盈虧,因此在承認線上課程的學分學位上比美國彈性許多。沒想到MIT會做此嘗試,若真的是因為自恃課程名聲夠響、不會因為線上課程影響校內入學人生數量,那這或許最後還是會成為名校競爭的戰場。

3.目前三大平台提供的學分學位承認都是短期的,像是edX和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合作的新鮮人學院課程只提供大一線上課程學分承認、Coursera和伊利諾大學合作發布iMBA、Udacity和AT&T共同合作線上資工碩士學位,以及這次的供應鏈管理微碩士。這代表所有人都無法肯定線上學習的成效,但是願意進行短期實驗,到底未來高等教育模式會不會真正產生巨幅改變,就看這些短期實驗的成果如何。

4.MIT藉此管道爭取世界人才,可見人力資本在當今社會是何等重要。這也意味著還沒開始加入戰場的其他各國大學,也該思考要怎麼吸引國內學生留下來,未必也要走線上教育的路線,但必然會有些許教育制度上的改革。

5.其實MIT這招真的很厲害! 想想看之後可能有不少修微碩士證書課程的人都有心進一步申請MIT,那MOOC對他們來講不再只是免費課程,也不再只是需要支付證書費用的課程,而是攸關 未來有沒有機會成功申請進入MIT。在此情況下,學生應該會投入更多時間修課,降低中輟率,也讓課程討論可能更深入更專業,提升線上課程品質。MOOC的 價值也就會越來越接近正式高等教育學歷,真正能影響學生未來入學與就業可能性,而不再只是可有可無的教學補充素材。所以說,一方面是實體校園的試驗,一方 面也是對於線上課程弊端的修正,真是一舉數得。

文/ 柯俊如

 

文章來源:MIT微碩士(MicroMaster’s)證書讓你先修課再申請研究所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字神帝國英語天地 的頭像
    字神帝國英語天地

    字神帝國英語天地

    字神帝國英語天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