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6786261-3975092101.jpg   

一個台灣女孩搭上飛機,從舊金山飛回台灣,然後再度搭機直奔深圳煙霾厚重的廠區。她拿起眼前的樣品,怎麼看都不滿意。和工廠負責人針對每一個修改細節,來回交涉多日之後,她回到台北繼續無數的通信。

來自各國媒體的採訪邀約,來自美國夥伴的催促與關心,律師朋友對行銷合作的法律建議,工廠的後續聯絡、潛在夥伴的邀請、過去協助照護的長者的來信......她靜下心,一一妥善而慎重地處理。

終於拿到跨海而來的最新版本樣品,她仔細地檢視每一個細節,詢問每一個熟悉、不熟悉的朋友意見,然後覺得還是可以改進。她慢慢整理好思緒,重新在筆記本上擬定計畫。接下來,還要飛到菲律賓。

 

她是姚彥慈,設計師、舊金山 Sha Design 的創業者。

 

2014 年,因為一套名為 Eatwell,獻給罹患失智症不幸過世外婆的餐具組,她一舉從來自 15 個國家、52 位的設計菁英中脫穎而出,奪得美國史丹福長壽中心年度國際設計競賽(The Standford Center on Longevity Design Challenge)獎。


感動人心的故事、海外獲獎的榮耀和美麗上相的五官,讓她幾乎是一夕成名。" Sha Yao ”這個名字,不只從美國灣區創業圈紅回台灣,甚至在遙遠的英國 BBC 報導中,都成為全英年度最廣為人知的故事之一 (第27名)。

但是化設計為商品、甚至成為能夠永續經營的企業,談何容易?一年半過去,當來自媒體、眾人的掌聲、關懷與熱潮逐漸消褪,姚彥慈的創業之旅仍然繼續披荊斬棘、顛簸前行。

「海外創業至今三、四年,我其實沒想過自己會出名,更沒有想過自己有資格被稱作台灣之光之類的,」姚彥慈以一身輕便的服裝,出現在台北市民生社區的小咖啡廳,看起來就和許多台灣女孩沒有兩樣,言談直率、大方單純,喜歡新鮮的事物、美麗的設計。稍微不同的是,她的語氣中多了一份篤定、她的眼神中有著超齡的自信。

「我所認識的創業者,不論在美國或台灣,絕大多數都是這樣的。因為一股執著吧,想把事情做到最好,」姚彥慈說,「出名是幸運、是加分,但創業的過程絕對不可能因此變得輕鬆,這是長期抗戰,做下去就不能回頭了。」

至今仍面臨產品、定價、物流、行銷、售後服務等重重考驗的姚彥慈,雖然因 Eatwell 細緻入微的設計獲得了大獎肯定、首輪募資也順利完成,但離「成功」還有一段距離。利用緊湊行程的空檔,接受天下雜誌和《換日線》專訪,姚彥慈也絲毫不想多 著墨於自己的「光榮事蹟」,而是想要用自己一路走來的顛簸和挫折,鼓勵所有立志創業的朋友,「找到信念,堅持下去,你會變得遠比想像中更堅強、更有能 力。」

以下是姚彥慈專訪摘要:

問:從社會、日文系雙修畢業,到進入舊金山 AAU(舊金山藝術大學工業設計所),「跨出去」的關鍵是什麼?

我小時候就很喜歡畫圖、喜歡設計小物,也很喜歡傢俱,心裡一直有個成為設計師的夢想。但是在求學階段,包括爸媽、家人和大部分朋友都告訴我,(設計)這條路很難走,希望我考大學、進入收入穩定的公司工作,過安穩的生活就好。

順著大家期望,在台灣的東吳大學社會系畢業後,我因為雙主修日文的關係,很幸運進入一家福利很好、收入穩定的日資電子公司工作。但我還是沒有放棄心底那個小小的夢想。記得當時面試我的主管問:「現在有兩個職缺給你選,一個是跟新產品設計有關,這你應該沒有興趣......」我一聽當場打斷他,大聲說我很有興趣!

但工作了 1 年左右,我發現自己再也按奈不住,還是決心要趁還年輕,至少試著出國到日本或美國學習設計、闖闖看。沒有相關學歷背景的我,很擔心自己不會被理想中的學校錄取,當時還跑到龍山寺去許願求籤,結果真的很準!(大笑)

考上舊金山藝術大學後,我辭職去唸書,才發現自己竟然是公司在台成立 31 年來唯一主動離職的,因為公司福利真的非常好。那時候家長都勸我:「妳不要再動了!」但我總覺得工作雖然很穩定,也多少能接觸到工業設計,但這不是我的熱情所在,我不想這樣妥協地過下去。

 

問:到舊金山念書之後,為何決定留在美國創業,中間的過程?

到了舊金山,一切從基本功開始學起,課業其實很吃力。但因為到了新鮮的環境,我一開始其實很像個「死小孩」,只想唸自己喜歡的東西,成績普普通通過得去,放假都在到處玩。

直到在台灣的外婆罹患失智症,我從一開始回台灣陪伴她,對這個症狀一知半解,加上外婆和家人怕我擔心,不忍告訴我太多詳情;直到外婆病重後我才驚覺,我對這個症狀、對病人的生理狀況和心理狀況有多麼不瞭解。

外婆過世那一刻,我好難過好後悔,覺得自己好無力。那時起我變得跟之前完全不一樣了。我拼命找關於失智症的所有文獻資料、想多了解外婆那時候的狀況。我到養護機構當志工,和長者們聊天,也和照護者聊天,或許是補償心理吧,我衷心想要為和外婆一樣的長者們做些什麼。

當時記得我的指導老師叫我先不要預設研究、設計的領域,我卻很直接地告訴他雖然還不知道要做甚麼,但我一定要幫失智的族群做東西。(更多報導請見天下雜誌:姚彥慈,讓失智症患者好好吃頓飯

畢業後,我一邊開設計工作室接案,創業養活自己,同時也想盡辦法把 Eatwell 這個 Project 從設計化為商品。

 

問:得獎前後,對創業過程的差別之處?

有很大的差別,也有完全不變的事情。

在創業初期,我大多是自己一個人,去不斷嘗試接觸所有可能對我計畫有興趣的人。從養護機構、各大小醫院、醫材供應商、代理商、各種創業圈的 Netwroking、潛在投資人等等,我拼命把握每一個機會,寫信、或面談,跟願意聽我說的人介紹我的公司和產品。我坐巴士通勤,只要旁邊坐的人看起來比較「慈眉善目」,我也會馬上拿出簡介跟他介紹 Eatwell 這個產品。

我也曾經自己買機票,到紐約某潛在合作夥伴的公司拜訪,本來 Email 上講好了,但真的到那裏,我一個人站在樓下,對方人就在裡面,整間公司卻沒有人要見我。

獲得大獎肯定之後,最大的差別,就是這些過去讓我吃閉門羹的對象,現在就比較願意聽我說了,甚至有非常大的醫療器材代理商主動上門聯絡獎金的挹注下,我也有能力請幾個夥伴共同努力。

但對我來說,我的心態完全一樣,我也繼續做著一樣的事情。因為我知道自己依然還是一個小小的 Startup(新創企業),一個做 Startup 的創業者,除非一開始 Business Model 厲害到不行、資金源源不絕,或有一群天才夥伴,你當劉備。否則各種狀況一樣會不斷的出來,你要不斷的救火,什麼都得會,什麼都得做。

比如說得獎後,我們後來決定先暫緩跟大廠的合作,用群募的方式籌措資金,確保產品品質和主導權;我的募資影片一開始找人拍,結果拍出來不是我要的。但實在沒有預算和時間再來回修改,我乾脆自己學軟體,就三天不睡覺自己一個人把它做好。

 

問:當時沒有考慮回台創業?對台灣創業環境的觀察?

一方面是因為我在美國畢業後,就在舊金山成立自己的設計工作室,一開始我等於是用自己接案的報酬來養 Eatwell 這個計畫;另一方面,我要做的是為失智症患者量身打造的餐具組,這是很 Niche 的產品,我考量過市場規模、運輸成本和消費者接受度等各種現實問題,不得不將主要市場鎖定在美國這樣的大市場,才有可能維持公司的存續。

但我不會因此忽略我的家鄉台灣,我的想法是,產品開始生產後,在美國努力爭取一定的市場規模,站穩腳步,也比較能提供台灣的支持者更好的價格。

這段時間往返台灣,我跟一些台灣的新創企業接觸,觀察到台灣的創業者其實都有很多很好的想法,尤其不少創業家不再只把眼光放在國內,而是更積極的開 拓全球的機會,也有一些創業者間的橫向連結。而其實這幾年政府也有心想替這些創業者做些事情,例如會帶團到韓國、矽谷等地參訪,或者提供一些青年創業上的獎勵、優惠貸款補助等等。

老實說,我覺得創業者真正的需求,是包括設計到生產的流程控管,或專案計畫、集資、財務管理等種種專業的能力上的幫助。在這點上,如同矽谷或灣區這樣的環境當然不是一蹴可幾的,但或許我們可以從這幾個層面想想,要如何讓台灣的創業環境慢慢朝這方向進步。

 

問:請給有志在台灣或海外創業的年輕人一些建議?

我現在也還在起步的階段,不敢說建議,但我想分享幾個這段日子以來的心得。

首先我覺得是信念和決心,可能很多人講過了,但創業真的是非常需要靠一個信念,讓你能不斷堅持下去等待你的,永遠是層出不窮的大小困難、和想像不到的意外,創業者如果沒有「我非把它做到最好」的心情,真的很容易就會想放棄了。

以我來說,從開始到現在,過程中其實就是一直在救火,我當然也會低潮、更常常碎碎唸,但是我知道我不可能放棄。尤其當集資成功之後,承擔著這麼多人的期待,做下去就更不可能回頭了。

第二,我會建議創業者要理性評估自己的能力。比如說我比較熟悉的工業設計領域,從設計到作為商品在市場上販售,這一整個流程裡的職位有:投資者、研究設計人員、工程師、產品經理、生產商、包裝行銷、通路商、售後服務人員等,每個環節環環相扣。

在這裡面,我覺得創業者至少要非常非常專精於其中一項到兩項,並且找到能夠信賴的夥伴或顧問來處理其他部分,成功的機率才會比較大 以我來說,我自己是做設計的,但也要兼 PM(產品經理),工廠溝通我也有一些經驗,其他部份我就靠之前建立的 Networking 尋找可以信賴、合作的對象。但即使這樣,還是很辛苦。創業之前,真的得好好先衡量自己的實力,不要為了創業而創業。寧可先花時間,把不足的部分先努力磨到專精,再開始。

第三,我想特別對台灣的創業者說,當你確定自己的信念和能力後,就勇敢面對所有的質疑吧。一定會有人不放心、勸你走安穩的路,也一定會有人酸言酸 語,說「你是不是自以為自己很會啊?」之類的話。事實上,真的不用太在意其他人說什麼。雖然創業本來就不一定會成功,但是沒試過也不會知道行不行呢?怕的話就多做些功課吧。做得不夠好可以改進,失敗了可以再重來一遍。當你選擇繼續走下去,所有挫敗都只是旅途中的風景,你只要想辦法抵達目的地就行了。

 

文章來源:今天不談「台灣之光」--姚彥慈:「創業所有挫敗與痛苦,都是旅途中的風景。」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姚彥慈 Eatwell Sha Yao
    全站熱搜

    字神帝國英語天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